最近市场热闹得很。海安集团48元高价发行新股,半导体行业中外博弈不断,6G技术突破300项关键点,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…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。可奇怪的是,我身边不少朋友账户里的数字却在缩水。
这让我想起上周和老张的对话。这位二十年的老股民拍着大腿说:"指数都涨了900点了,我的票怎么还在跌?"这话听着耳熟吗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牛市里最要命的两个错觉。
一、牛市里的致命幻觉市场有个残酷的真相:牛市不等于送钱。2025年4月至今指数涨了900点不假,但有多少人注意到广聚能源这样的票已经跌去60%的涨幅?更讽刺的是,一季度它可是暴涨50%的明星股。
我统计了前9个月各板块表现,结果令人震惊——几乎没有板块能连续两个月领涨。电子板块算是个例外,可即便如此也有四个月在下跌。这就像参加一场假面舞会,音乐响起时人人都在跳舞,可灯光亮起的瞬间,才发现有些人戴着镣铐。
展开剩余72%二、机构资金的"狐狸尾巴"上周三深夜复盘时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某只消费电子股在利好发布当天竟然放量下跌。这不合常理啊?直到调出量化数据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悄悄减仓。
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真相:股价涨跌背后是资金博弈。就像下面这张图展示的,橙色柱体代表的"机构库存"数据能清晰反映大资金的真实动向。当这些柱子开始萎缩时,再好的消息也撑不住股价。
三、虚跌与空涨的量子纠缠去年我跟踪过一只新能源股。股价从80元跌到50元时,所有技术指标都显示超卖。但量化数据却告诉我:机构资金仍在持续流入。果然三个月后它飙升至120元——这就是典型的"虚跌"。
相反案例是某半导体概念股。股价反弹时热闹非凡,可量化数据显示机构参与度为零。结果呢?就像沙滩上的城堡,潮水一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四、政策红利下的暗流涌动现在回头看开篇的新闻:6G突破300项技术、动力电池新规划、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松绑…每一条都够分析师吹上三天三夜。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中芯国际净利润增长43%的同时,大基金二期却在减持?
这就像看魔术表演,观众总盯着魔术师的右手,却忽略了左手的机关。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荷兰半导体谈判时,量化数据早已捕捉到机构在国产替代领域的密集布局。
五、给普通投资者的三个锦囊 警惕"集体幻觉":当所有媒体都在唱多某个板块时,不妨看看量化数据里的机构动向 分清"真金白银":持续三天的放量上涨比单日涨停更有说服力 建立自己的"数据锚":就像航海需要罗盘,投资需要客观的量化参照系最近有位读者问我:"用你们这套方法能保证赚钱吗?"我的回答是:"天气预报不能阻止台风,但能让你提前备好雨具。"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真正值钱的是过滤噪音的能力。
最后说回开头的新股申购。海安集团48元的发行价贵不贵?答案藏在招股书第178页的机构询价数据里——可惜99%的散户根本不会去看。
声明: 本文所涉市场信息及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整理分析,旨在分享交流投资方-。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案例演示之用,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。金融市场风险莫测正规配资平台app,请读者理性判断、审慎决策。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处理。再次强调:本人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组或开展荐股业务,谨防金融诈骗。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。
发布于:上海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