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看到胡金秋被余嘉豪扣翻在地的瞬间,很多球迷的心情肯定是复杂的。一方面,大家为余嘉豪的进步感到高兴,另一方面,也免不了为胡金秋倒地的那一幕感到心疼。
余嘉豪这次在赛场上的表现,确实证明了“留洋”的经验对球员的帮助是巨大的。如果没有在西乙联赛的这段历练,余嘉豪不可能打出如此的表现。别说是隔扣胡金秋,就算是面对篮下空位让他单打,估计他也不会有这么顺利。说远了,今年夏天的亚洲杯,余嘉豪的动作还显得比较慢,很多本可以扣篮的机会,他依然选择了上篮,简直是浪费了自己的身高和体型。然而,这一切在全运会的半决赛中有了明显改变。余嘉豪在比赛中,几乎是单挑了周琦和胡金秋两位中国男篮顶级内线,不仅没有被压制,反而成为了场上最为出彩的球员。如果没有西乙的磨砺,他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。更重要的是,从西乙的表现来看,余嘉豪并不是那种非常优秀的球员,他现在只是适应了比赛节奏而已,但即便如此,他已经足以在国内“横着走”了。从这点看,CBA的整体水平真是值得反思。
再说胡金秋,作为国内公认的球风和人品最受称赞的球员,看到他倒地,心里自然不舒服。但反过来想,如果他在更年轻时能像余嘉豪一样有机会去“留洋”,那么他现在的水平可能会更上一层楼,整体发展也会更好。这一点不难看出,答案显而易见。如果胡金秋能有更多的海外经历,他的职业生涯会更加丰富,技术和体能都可能会更有突破。毕竟,胡金秋的天赋不差,技术基础也很扎实,最重要的是,他特别勤奋,完全是一个踏实肯干的球员。尽管如此,这些年来他一直待在CBA,确实错过了一些宝贵的机会。尤其是在训练方面,CBA的训练方法无疑是最为落后的,进步的速度也很慢。这里,我们必须承认,高水平联赛的确能够培养出更强的球员。
展开剩余55%举个简单的例子,胡明轩以前的持球突破总是直来直去,变化不大,但只要跟着哈登训练了一个夏天,他回来的时候,持球突破的节奏就明显不同了。熟悉篮球的人都知道,持球突破不仅仅是快,最重要的是要有节奏的变化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制造出有效的进攻机会。否则,即便再快,缺乏节奏的变化,防守方也能通过站位和节奏来防守,甚至有效干扰进攻。所以说,训练方法的正确性至关重要。
而胡金秋正是在这方面有所缺失。他的成长过程大部分都是靠自己摸索,依赖的只是国内那些早已过时的训练方式。说实话,胡金秋的成功,靠的更多是自己的努力和坚韧,要是换成其他球员,可能早就陷入“伤仲永”的困境了。这样的例子在国内的篮球圈并不少见,许多球员即便有天赋,也因为缺乏科学的训练而无法突破瓶颈。
这也暴露了CBA的整体水平问题。事实上,很多球员和球迷的观念也一直滞后。至今,还有一些人觉得刻苦训练就足够了,实际上,训练方法才是关键。训练走对了路,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走错了路,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白费,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。
所以,从余嘉豪和胡金秋的对比中,我们可以看出,训练方法的重要性。只有不断更新观念,借鉴先进的训练理念,中国篮球才能真正迎来更大的突破。
发布于:江西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